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2021-11-27
  • 【报告名称】: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报告编号】:34410
  • 【出版单位】:慧研纵横研究网
  • 【关键字】: 可再生能源 市场调研 研究报告
  • 【出版日期】:2021-11-27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或EMS特快专递
  • 【价格】:电子版:8900元 纸介版:8900元
  • 【订购电话】: 400-0130-670
【声明】:
本报告为慧研纵横研究网近期重磅推出,为确保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直接从官方网站(www.huiyanzh.com)购买,以获得完善的售后服务。
【报告简介】: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的命脉。在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紧缺、能源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下,对安全清洁和可持续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势在必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成为解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紧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未来五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方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能源供应,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完成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规划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十四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竞争力。 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 94亿千瓦,同比增长9%;装机总量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9 5%,同比上升1 1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 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约1761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7 9%,同比上升1 2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 34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比例超过40%,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要提升至25%,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 02亿千瓦。 2021年4月1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跨区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提升至4100小时左右。2021年5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通知》明确,电网企业应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按月将相关资金拨付至已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清单的风电、太阳能、生物质等发电项目,并及时公开资金拨付情况。2021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2022年预期目标。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分类及相关概念等,其次分析了国际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国内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背景,接着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开发等细分可再生能源行业进行了详细的产业分析,并分析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国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相关政策,最后对可再生能源行业整体的投资潜力和项目投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概述
1.1 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内涵
1.1.1 可再生能源的定义
1.1.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历程
1.1.3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意义
1.2 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种类简介
1.2.1 太阳能
1.2.2 风能
1.2.3 生物质能
1.2.4 地热能
1.2.5 水能
1.2.6 潮汐能
第二章 2019-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2.1 2019-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2.1.1 全球能源消费现状
2.1.2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2.1.3 可再生能源细分市场
2.1.4 可再生能源区域装机
2.1.5 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
2.1.6 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
2.2 全球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
2.2.1 各国综述
2.2.2 美国
2.2.3 日本
2.2.4 印度
2.2.5 巴西
2.2.6 南非
2.2.7 智利
2.2.8 德国
2.3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展望
2.3.1 全球能源消费预测
2.3.2 全球能源投资力度
2.3.3 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3.4 全球能源成本趋势
2.3.5 行业设备大型化趋势
2.4 可再生能源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4.1 可再生能源政策经验
2.4.2 补贴政策经验借鉴
2.4.3 储能发展经验借鉴
2.4.4 可再生能源发展启示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总体形势
3.1 2019-2021年中国能源行业运行状况
3.1.1 能源生产情况
3.1.2 能源消费情况
3.1.3 能源贸易情况
3.1.4 能源投资状况
3.1.5 能源价格改革
3.1.6 能源扶贫情况
3.1.7 能源效率情况
3.1.8 能源消费弹性
3.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能源发展态势分析
3.2.1 消费方式变革
3.2.2 区域发展特征
3.2.3 绿色能源发展
3.2.4 能源治理机制
3.2.5 能源供应机制
3.2.6 能源科技创新
3.2.7 能源体制改革
3.2.8 能源国际合作
3.3 2019-2021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重点
3.3.1 高碳能源
3.3.2 低碳能源
3.3.3 可再生能源
3.3.4 分布式能源
3.4 2019-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3.4.1 智慧能源产业链分析
3.4.2 智慧能源行业相关政策
3.4.3 智慧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3.4.4 智慧能源商业模式分析
3.4.5 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
3.4.6 综合智慧能源机遇与挑战
3.4.7 智慧能源发展前景分析
3.5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1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3.5.2 节能发展存在难题
3.5.3 能源技术创新问题
3.5.4 能源发展环境问题
3.5.5 能源体系结构缺陷
3.6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3.6.1 能源高质量发展策略
3.6.2 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3.6.3 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3.6.4 推进能源体制革命
3.6.5 推进能源国际合作
第四章 2019-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4.1 2019-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分析
4.1.1 宏观经济发展概况
4.1.2 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4.1.3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4.1.4 节能减排发展成效
4.1.5 环保目标完成情况
4.1.6 城镇化的进程加速
4.2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定位分析
4.2.1 增量主力军
4.2.2 国际领先水平
4.2.3 推动能源转型
4.3 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分析
4.3.1 可再生能源主要技术介绍
4.3.2 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历程
4.3.3 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水平
4.3.4 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特点
4.3.5 主要可再生能源技术进展
4.4 节能减排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
4.4.1 企业节能降耗必要性
4.4.2 企业节能减排认知状况
4.4.3 企业节能降耗具体措施
4.4.4 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第五章 2019-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5.1 2019-2021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综述
5.1.1 可再生能源发展动力
5.1.2 可再生能源发展亮点
5.1.3 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
5.1.4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5.1.5 可再生能源发展思路
5.2 2019-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规模
5.2.1 资源分布
5.2.2 装机规模
5.2.3 发电量
5.2.4 消费状况
5.2.5 能源消纳
5.2.6 发展结构
5.3 2019-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
5.3.1 辽宁省
5.3.2 宁夏省
5.3.3 青海省
5.3.4 新疆自治区
5.3.5 安徽省
5.3.6 浙江省
5.3.7 四川省
5.3.8 江苏省
5.3.9 山西省
5.4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4.1 核心技术问题
5.4.2 体制制约因素
5.4.3 成本制约因素
5.4.4 海外投资挑战
5.4.5 发展面临挑战
5.5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建议
5.5.1 加强人才培养
5.5.2 行业政策建议
5.5.3 引进资金策略
5.5.4 海外投资建议
5.5.5 行业发展路径
第六章 2019-202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分析
6.1 光伏产业概述
6.1.1 产业定义
6.1.2 发展历程
6.1.3 产业特点
6.2 2019-2021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政策分析
6.2.1 产业政策汇总
6.2.2 重点政策解析
6.2.3 政策基本特征
6.2.4 政策影响分析
6.2.5 政策发展方向
6.3 2019-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6.3.1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
6.3.2 光伏发电供给规模
6.3.3 光伏发电消纳形势
6.3.4 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6.3.5 光伏发电区域格局
6.3.6 光伏企业运营状况
6.3.7 光伏企业竞争格局
6.4 2019-2021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
6.4.1 光伏产业链构成
6.4.2 产业链价格走势
6.4.3 产业链发展现状
6.4.4 产业链产能分析
6.4.5 产业链成本路径
6.4.6 产业链投资机会
6.4.7 产业链发展展望
6.5 2019-2021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6.5.1 浙江
6.5.2 山东
6.5.3 江苏
6.5.4 宁夏
6.5.5 新疆
6.5.6 河北
6.6 2019-2021年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6.6.1 行业发展意义
6.6.2 行业政策汇总
6.6.3 行业补贴政策
6.6.4 市场装机规模
6.6.5 行业发展现状
6.6.6 项目补贴情况
6.6.7 区域分布情况
6.6.8 市场发展前景
6.7 光伏发电与储能结合发展分析
6.7.1 光储融合发展形势
6.7.2 光储市场规模分析
6.7.3 光储市场应用分布
6.7.4 光储电站发展模式
6.7.5 企业光储投资动态
6.7.6 光伏储能发展前景
6.8 中国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分析
6.8.1 运行特性
6.8.2 并网问题
6.8.3 影响因素
6.9 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9.1 技术创新问题
6.9.2 弃光限电问题
6.9.3 行业制约因素
6.9.4 行业发展建议
6.9.5 分布式发展问题
6.9.6 分布式发展建议
第七章 2019-2021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分析
7.1 2019-2021年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分析
7.1.1 市场发展历程
7.1.2 风电装机规模
7.1.3 区域发展分析
7.1.4 市场发展动态
7.1.5 市场竞争格局
7.1.6 风电融资情况
7.1.7 市场前景预测
7.2 2019-2021年中国风电行业概况
7.2.1 风能资源概况
7.2.2 产业链条发展
7.2.3 行业装机情况
7.2.4 风力发电规模
7.2.5 区域发展情况
7.2.6 行业经营状况
7.2.7 风电上网电价
7.3 2019-2021年中国风电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7.3.1 陆上风电发展历程
7.3.2 陆上风电发展概述
7.3.3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
7.3.4 海上风电分布情况
7.3.5 海上风电上网电价
7.3.6 海上风电技术趋势
7.4 2019-2021年中国风电并网运行情况
7.4.1 并网装机容量
7.4.2 区域并网情况
7.4.3 不同地区弃风率
7.4.4 并网影响分析
7.5 2019-2021年中国风电消纳现状
7.5.1 风电消纳举措分析
7.5.2 风电消纳状况分析
7.5.3 风电消纳发展目标
7.5.4 风电消纳意义分析
7.6 2019-2021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分析
7.6.1 行业运行模式
7.6.2 市场发展规模
7.6.3 风电运维价格
7.6.4 市场竞争格局
7.6.5 运维市场动态
7.6.6 未来发展空间
7.7 中国风电市场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7.7.1 风电市场发展有利因素
7.7.2 风电市场发展制约因素
7.7.3 风电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7.7.4 “十四五”产业发展策略
7.7.5 “十四五”风电发展规划
7.8 风电产业相关政策分析
7.8.1 风电相关政策汇总
7.8.2 电力消纳保障政策
7.8.3 能源安全保障政策
7.8.4 风电上网电价政策
7.8.5 风电项目规范政策
7.8.6 风电金融支持政策
第八章 2019-2021年中国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8.1 中国水能开发利用现状
8.1.1 全球发展情况
8.1.2 水力发电规模
8.1.3 水资源总量情况
8.1.4 行业装机情况
8.1.5 水电利用状况
8.1.6 区域发展格局
8.1.7 行业面临挑战
8.1.8 水电发展机遇
8.2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8.2.1 产业发展政策
8.2.2 产业基本概况
8.2.3 市场装机规模
8.2.4 行业发展现状
8.2.5 区域发展分析
8.2.6 产业投资规模
8.2.7 行业发展问题
8.2.8 产业发展建议
8.3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8.3.1 全球发展分析
8.3.2 行业扶持政策
8.3.3 资源分布情况
8.3.4 行业发展现状
8.3.5 行业利用水平
8.3.6 开发利用模式
8.3.7 技术发展方向
8.3.8 行业发展思考
8.3.9 发展面临挑战
8.3.10 政策建议分析
第九章 2019-2021年“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
9.1 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况
9.1.1 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
9.1.2 能源互联网六大版块
9.1.3 能源互联网发展意义
9.1.4 能源互联网战略地位
9.1.5 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发展
9.2 2019-2021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综况
9.2.1 政策环境分析
9.2.2 发展现状分析
9.2.3 平台建设进展
9.2.4 示范项目分析
9.2.5 国家电网规划
9.2.6 企业投资布局
9.2.7 行业投资分析
9.3 能源互联网对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的推动作用
9.3.1 创造基础条件
9.3.2 推动产业升级
9.3.3 解决消纳问题
9.3.4 完善市场化建设
9.3.5 输配储运一体化
9.4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及市场机制
9.4.1 发展模式分析
9.4.2 创新应用模式
9.4.3 潜在商业模式
9.4.4 商业模式实现
9.4.5 模式支撑机制
9.4.6 模式发展对策
9.5 地区能源互联网发展动态
9.5.1 长三角
9.5.2 浙江省
9.5.3 厦门市
9.6 稳步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建议
9.6.1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9.6.2 推动能源体制改革
9.6.3 推进能源试点示范
9.6.4 推进能源领域开放
9.7 园区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典型项目分析
9.7.1 项目背景分析
9.7.2 项目基本情况
9.7.3 项目技术路线
9.7.4 项目建设内容
9.7.5 平台主要功能
9.7.6 项目实施效益
第十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10.1 “一带一路”发展运行状况分析
10.1.1 基本内涵解读
10.1.2 综合政策分析
10.1.3 各国战略对接
10.1.4 发展现状分析
10.1.5 金融服务机构
10.1.6 多国能源合作
10.2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可再生能源投资分析
10.2.1 投资政策利好
10.2.2 投资规模状况
10.2.3 重点投资领域
10.2.4 投资效益分析
10.2.5 投资约束分析
10.2.6 投资前景预测
10.3 “一带一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电能
10.3.1 沿线电力现状
10.3.2 投资合作优势
10.3.3 电力合作机遇
10.3.4 电力投资合作
10.3.5 电力互联互通
10.3.6 电力合作风险
10.3.7 风险防范措施
10.4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可再生能源合作
10.4.1 中巴合作
10.4.2 中越合作
10.4.3 中波合作
10.4.4 中老合作
10.4.5 中印尼合作
10.5 “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企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10.5.1 企业面临的机遇
10.5.2 企业面临的挑战
10.5.3 企业投资布局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分析
11.1 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进展
11.1.1 产业政策首次提出
11.1.2 产业政策发展历程
11.1.3 产业利好政策动态
11.1.4 企业发展利好政策
11.2 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
11.2.1 消纳相关政策汇总
11.2.2 消纳保证机制解读
11.2.3 消纳责任权重及目标
11.2.4 消纳政策发展建议
11.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
11.3.1 配额制概念及特征
11.3.2 配额制演变历程
11.3.3 配额制实施机制
11.4 可再生能源“绿证”政策
11.4.1 绿证概念及产生
11.4.2 绿证相关政策
11.4.3 缓解补贴压力
11.4.4 统筹协调作用
11.4.5 “配额+绿证”制度
11.4.6 绿证交易动态
11.5 可再生能源“十四五”相关布局对策
11.5.1 可再生能源主要特点
11.5.2 绿色碳达峰实现路径
11.5.3 可再生能源企业补贴
11.5.4 非化石能源发展措施
11.6 不同地区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
11.6.1 北京市
11.6.2 天津市
11.6.3 海南省
11.6.4 江苏省
11.6.5 云南省
11.6.6 浙江省
11.6.7 广东省
11.6.8 辽宁省
11.6.9 内蒙古
11.6.10 宁夏
11.6.11 河北省
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潜力分析
12.1 可再生能源投资环境
12.1.1 国际投资加快
12.1.2 投资态势良好
12.1.3 投资地位领先
12.1.4 全球合作加快
12.1.5 成本不断下降
12.1.6 技术研发加快
12.2 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及特点
12.2.1 投资规模状况
12.2.2 投资重点领域
12.2.3 财政投资预算
12.2.4 投资规模预测
12.3 可再生能源投资方向
12.3.1 分布式光伏
12.3.2 智能电网
12.3.3 风电后市场
12.3.4 生物质燃料
12.4 可再生能源投融资建议
12.4.1 拓宽融资渠道
12.4.2 创新金融业务
12.4.3 加强国际合作
12.4.4 完善投融资体系
12.5 发挥绿色金融的投资作用
12.5.1 金融支持的背景
12.5.2 金融支持的需求
12.5.3 寻求金融支持路径
12.5.4 探索多元化支持模式
第十三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建设案例深度解析
13.1 露天煤业投资建设光伏项目案例分析
13.1.1 项目基本概述
13.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1.3 项目风险对策
13.1.4 经济效益分析
13.2 金晶科技建设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项目案例分析
13.2.1 项目基本概述
13.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2.3 项目市场分析
13.2.4 项目发展风险
13.2.5 项目经济效益
13.3 云南能投通泉风电场项目案例分析
13.3.1 项目基本概述
13.3.2 项目前期准备
13.3.3 项目资金来源
13.3.4 项目公司影响
13.3.5 项目投资风险
13.3.6 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及预测
14.1 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14.1.1 可再生能源资源环境
14.1.2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14.1.3 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
14.1.4 可再生能源减碳潜力
14.2 可再生能源主要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14.2.1 光伏行业
14.2.2 风电行业
14.2.3 水电行业
14.2.4 生物质能
14.3 中国能源未来结构预测
14.3.1 能源格局预测
14.3.2 能源结构预测
14.3.3 能源供给预测
14.3.4 能源消费预测
14.3.5 能源发展预测
14.3.6 可再生能源占比预测
14.4 对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预测分析
14.4.1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4.4.2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预测
14.4.3 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1-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
图表2 2012-2020年各大洲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
图表3 2020年亚洲各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图表4 2020年欧洲各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图表5 2020年美洲、大洋洲各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图表6 2030年电力构成目标
图表7 2019-2021年按技术、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情况
图表8 1971-2021年低碳能源和煤炭在世界发电量中的占比
图表9 全球各国储能相关政策制定路线分析情况
图表10 可再生能源常见的激励机制优缺点
图表11 2011-2020年能源生产总量及增速
图表12 2011-2020年主要能源品种生产总量
图表13 2011-2019年能源生产结构
图表14 2011-2019年一次能源生产情况
图表15 2011-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
图表16 2011-2020年GDP增速和能源消费增速
图表17 2011-2020年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
图表18 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
图表19 2011-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图表20 2011-2019年能源消费结构
图表21 2020年能源进口量及增速
图表22 2011-2020年我国能源进出口情况
图表23 2011-2020年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图表24 2020年能源相关领域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情况
图表25 2015-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图表26 2020年单位GDP能耗和重点领域综合能耗情况
图表27 2017-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情况
图表28 2011-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图表29 智慧能源产业整体框架图
图表30 智慧能源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图表31 2016-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2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33 2021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34 2016-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图表35 2020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36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37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38 2020-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39 激励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政策
图表40 中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资源分布
图表41 2011-2020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情况
图表42 2016-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图表43 2017-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图表44 2019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前十名国家
图表45 2019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前十名国家
图表46 2019年各能源品种消费前三名国家
图表47 2019-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及产量(一)
图表48 2019-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及产量(二)
图表49 2020年清洁能源消纳目标完成情况
图表50 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结构
图表51 截至2020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结构
图表52 浙江省“十三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装机统计情况
图表53 2015-2020年山西太阳能发电装机情况
图表54 2015-2020年山西风电累计装机情况
图表55 2015-2020年山西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情况
图表56 2019年我国主要光伏政策汇总
图表57 2020年我国主要光伏政策汇总
图表58 2017-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和新增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图表59 2011-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及新增装机情况
图表60 2011-2020太阳能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61 2012-2020年6000千瓦及以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图表62 2013-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情况
图表63 2020年上市光伏企业营收和净利润
图表64 2020年光伏企业TOP15
图表65 光伏产业链一览图
图表66 2021年多晶硅新扩张项目
图表67 2021年电池/组件新扩张项目(一)
图表68 2021年电池/组件新扩张项目(二)
图表69 2021年硅片/硅棒扩产项目
图表70 2021年光伏玻璃扩张项目
图表71 2021年光伏装备/研发中心扩张项目
图表72 多晶硅成本下降技术路线
图表73 硅片成本下降技术路线
图表74 电池片成本下降技术路线
图表75 组件成本下降技术路线
图表76 光伏产业链上技术进步的可能性
图表77 2018-2020年中国分布式能源相关政策汇总
图表78 2015-2020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
图表79 2019-2020年纳入国家竞价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图表80 2016-2020年中国已投运光伏配置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图表81 中国累计投运集中式光储电站项目的地区分布比例
图表82 中国出台鼓励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的省份一览
图表83 2020年中国累计投运分布式光储电站项目的应用场景分布
图表84 配置在电源直流侧的储能系统
图表85 配置在交流低压的侧储能系统
图表86 配置在交流电源高压侧的储能系统
图表87 2016-2020年全球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图表88 2020年不同地区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比情况
图表89 202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市场占比情况
图表90 2019年全球风电整机厂商市场份额
图表91 2020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风电新增装机容量TOP10
图表92 2010-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情况
图表93 2019-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及预测
图表94 2020-2025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测
图表95 风电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96 风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代表企业
图表97 2011-2020年风电装机及新增装机情况
图表98 2011-2020年风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99 2011-2020年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图表100 2019年风电并网运行统计数据
图表101 2010-2020年风电上网电价情况
图表102 2011-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图表103 我国海上风资源分类
图表104 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区域格局
图表105 海上风电项目不同核准及并网时间条件下所执行的电价
图表106 2011-2020年弃风率情况
图表107 2010-2022年中国风电运维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108 2015-2020年中国风电运维价格趋势
图表109 风电运维企业新成立数量
图表110 2020年低碳技术发电量以及全球电力供应份额
图表111 2015-2020年中国水力发电量及占比
图表112 2011-2020水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113 2011-2020年水电装机及新增装机情况
图表114 2011-2020年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图表115 2020年中国各省市水力装机容量前十地区
图表116 生物质能源产业全景图谱分析情况
图表117 2017-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及新增装机情况
图表118 2021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排名前五位省份
图表119 2021年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排名前五位省份
图表120 2021年生物质发电量排名前五位省份
图表121 2016-2020年全国已投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数量
图表122 2012-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投资规模
图表123 地热资源分类
图表124 1995-2020年全球直接利用地热能的国家/地区数量
图表125 2020年全球地热直接利用装机量TOP5
图表126 2020年全球地热直接利用量TOP5
图表127 2020年全球地热能各领域直接利用量占比
图表128 地热发电优势
图表129 2020年底全球地热发电装机
图表130 2019-2040年全球地热发电增长预期
图表131 中国地热能资源潜地区分布情况
图表132 不同温度地热能的应用领域
图表133 2019-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34 2014-2019年中国能源互联网企业数量变化趋势
图表135 2014-2019年中国能源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变化
图表136 2014-2019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数量变化
图表137 2014-2019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基金数量情况
图表138 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平台top100统计
图表139 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图表140 能源互联网建设受益标的总览
图表141 能源互联网生态的七种商业模式
图表142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
图表143 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框架
图表144 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
图表145 以技术为驱动的业务革新
图表146 以改革为契机的效益挖掘
图表147 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框架
图表148 能源互联网云平台总体架构示意图
图表149 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表150 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各子功能模块组合示意图
图表151 “一带一路”与多国经济能源战略对接
图表152 2015-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投资额及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
图表153 2015-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数量
图表154 2015-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及占比
图表155 2015-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及占同期总额比例
图表156 2016-2020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外包执行额
图表157 2016-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图表158 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能源投资国家及能源领域分布
图表159 2019-2040年“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地区电力发展现状及需求增长率预测
图表160 2016-2019年中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相关政策(一)
图表161 2016-2019年中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相关政策(二)
图表162 2021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图表163 2022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预期目标
图表164 配额及绿证制度发展路径
图表165 浙江省“十四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发展目标
图表166 浙江省各地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目标
图表167 浙江省各地市“十四五”光伏发展目标
图表168 “十四五”抽水蓄能重点项目
图表169 2011-2020年全国电力投资情况
图表170 2011-2020年全国电力投资总量及增速情况
图表171 2011-2020年不同电源投资情况
图表172 2020-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图表173 2020-2025年煤炭在电力能源中占比
图表174 2020-2025年清洁能源在电力能源中占比
图表175 对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预测
图表176 对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
下载地址
客户服务:
  • 1.选择报告
  • ①按行业浏览
  • ②按名称或内容关键字查询
  • 2.确定购买意向,填写提交企业信息反馈表,签订购销合同;
  • 3.通过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 4.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者转帐底单后,3日内快递报告和发票。
我们具有多年的服务经验,汇集了全国各大市场研究报告公司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得到相关权威机构的支持。
① 让您买得放心
慧研纵横研究报告网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信誉良好,报告资料采购流程安全快捷;;
② 售前售后服务
通过我们良好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
③ 节省时间费用
我们多份市场研究报告,内容函盖面广,您可以在我们网站一站式采购不同研究报告公司的报告产品,同时,您在我们网站购买多份报告能获得我们所提供的优惠服务;
④ 报告更新及时
我们拥有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密切关注市场最新动向,网站信息实时更新,汇集各行业最新研究成果。
⑤ 报告分类更细化
随着客户的需求,我们将报告分类更细分化。
友情链接
专业 权威。 立足于市场形势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Copyright www.huiyan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3739号 技术支持:石家庄网站建设